项羽的前辈是楚国贵族,到他出生时,楚国已经被秦国兼并,他的家族已是寻常人家。少年时,他就力能扛鼎,英气过人。他不爱学习,不爱练剑,偏爱学万人敌之术。有一天,叔叔项梁带他去会稽,他们远远看到秦始皇出巡,江面上,只见大船挨着大船,前不见首,后不见尾,船上旌旗招展,士兵挺立,场面非常壮观。周围的百姓远远看着,羡慕声不绝于耳。项羽得知是皇帝出游,不屑一顾地说:彼可取而代之。他叔急忙捂住项羽的嘴,悄声责备他:这是掉脑袋的事,不许胡说!项羽仍然不屑于顾。 无独有偶,和他同岁的刘邦,也出生在一个靠锄板吃饭的普通农民家里,他不喜欢下地劳动,却爱交狐朋狗友。因此,常被父亲训斥,还被嫂子白眼。大人们都以为刘邦是个浪当子,心里没有大志。刘邦不管这些,他想投信陵君学术,谁知信陵君已死,便专投张耳门下,两人成为好朋友。有一天,他们也看到了秦始皇出行的阵仗,一时被皇帝的威仪所震憾,刘邦叹息之余,说:大丈夫当如是! 类似的经历也发生的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身上,那时,他去长安求学,在街上看到执金吾的大官也就是皇帝的卫队司令出行,场面和仪仗都非常壮观,又想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大美人阴丽华,刘秀长叹一声,当官要当执金吾,娶妻要娶阴丽华! 历史给了这三个小人物遇到大人物的机遇,展示了他们对大人物的态度,更激发了他们的豪情壮志,最后,他们靠着非凡的勇气与志向,也成为大人物——项羽成横行一时的楚霸王,刘邦成了西汉开国皇帝,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。 三个人面对大人物的态度说明,有大志向,大目标,是成为大人物的第一块基石。
|